2)第398章 有路必有宝马车_春风199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熟悉。

  肖家炳解释道,“罗尔斯罗伊斯,生产航空发动机和高档汽车的,十年前分家了,生产汽车的改名叫……哦对,叫劳斯莱斯。”

  姚远恍然大悟,随即哭笑不得,“这是超豪华轿车了吧,这是奢侈品范畴了。不过,该发函询问就询问,只要是好技术咱们就要。”

  “嗯,还是坚持不建合资厂?”肖家炳问道。

  姚远对合资汽车厂是非常抵触的,从他一定要把宝马汽车里三菱汽车的股份收回来这点就能看出来,尽管大家并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和目前“市场换技术”的潮流对着干。

  “可以建合资厂,外资持股不超过百分之三十,百分之百技术转让,满足这两点就可以,否则就只买技术。”姚远说。

  东欧几个小国的汽车工业不容小觑的,姚远搜罗了不少好东西,他现在对能不能继续获得西方国家的汽车技术没有以前那么迫切了。

  想了想,姚远说,“当务之急还是要拿出应对计划来,丰田汽车的营销能力很不一般,他们在美国有过很多成功的案例,关键在于,日本人很善于研究,所以他们通常能够拿出适合当地风土人情的广告来。”

  负责记录的何雪莉拿出一张纸递过来,说,“这是委托香港的策划公司做的广告文案。”

  姚远扫了一眼,当即摇头,“不好,他们的思维没有完全转入内地。用不着这么多花里胡哨的宣传语。”

  他想了想,拿过笔信手就写了一句话:“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宝马车。”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七言诗体裁,流传很久的俗语,小学生都知道。大家都能看得懂,配上一副车头碾压乱石堆的图片,这就是很好的宣传广告图了。”

  肖家炳仔细地琢磨着,“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宝马车……既迎合了国人传统的思维,又凸显出了宝马车的特点,天才的创意。”

  丰田汽车的成功不是偶然的,那么多汽车企业,凭什么他们在华夏市场的日子过得最好,一来是因为都是东方人的缘故,了解华夏人的审美和喜好,二来是他们的确是潜心对华夏文化进行了研究。

  比如“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这种俗语,不深入研究华夏文化,没有几个外国人知道,更搞不懂其中的含义。

  最关键的是,把后一句换成“有路必有宝马车”之后,正正的契合了帕杰罗越野车的特点——越野性能好,只要有路的地方都能去!

  何雪莉笑道,“老板,干脆以后你给我们出文案算了,还能省下一笔钱。每年花在广告宣传这块,全集团的支出过千万了。”

  “这个钱不能省。”姚远笑着摆手,“就以这句话为主题,策划一轮宣传,在全国各大城市、各大矿区轰炸式宣传。电视广告方面,以这个主题

  请收藏:https://m.x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