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84章 西征2_1911再造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太难了,卑职实在是不知道内地的情况。”

  蔡锷说:“等铁路修过来了,这种情况会好转的。”

  郭恒一怔:“铁路修过来?这可能吗?这里距离京城可是有万里之遥!”

  蔡锷说:“国家已经作好了规模,要在十年之内修通陇海铁路。陇海铁路修通之后,从兰州到迪化的铁路也快了。”

  郭恒愣了愣,说:“如此……甚好!”心里却觉得这位取代大清的政权有点不靠谱。铁路从黄海之滨一直修到迪化?开什么玩笑,这得花多少钱!就中国这国力,支撑得起如此庞大的计划?而且就算这条铁路修成功了,新政权又能从新疆这个穷得叮当响的鬼地方得到什么?

  不过,这些都跟他没什么关系了。作为一个很边缘化的角色,他没有那样的野心去逐鹿中原,更没有割据自立的打算,在大清灭亡后的这几个月,他一直在坚守嘉峪关,站好了最后一班岗,现在新政权的军队来了,他终于可以卸下这副重担,回到内地去与家人团聚了。至于新政权在新疆怎么折腾,那跟他没多大的关系,他没兴趣去关心。

  蔡锷花了十几天时间改编嘉峪关的清军,那些不想再在这个鬼地方过苦日子了的,那些已经年迈体衰了的,一律补齐前清积欠的军饷并且每人发放五块银元的路费让他们回家,至于愿意在这里扎根的则划出一块土地来作为军屯,让他们平时为农,战时为兵,他还给他们留下了三百匹挽马作为拉犁拉车的畜力,以解决驻军缺乏耕牛,生产效率上不去的大难题。

  处理好这些问题后,他留下一名骑兵军官和百余名骑兵驻守在当地,率领主力部队继续前进。

  其实作为共和国头号战将,陆军元帅,他用不着吃这个苦,只需要呆在北京统筹指挥就可以了。但蔡锷认为这是自大唐灭亡后,汉家战士时隔千年重新回到这片苍凉而雄浑的土地,意义重大,他不愿意错过,坚持要亲自带兵,李思明都拿他没辙。

  在他的带领下,这些来自淮西和蒙古大草原的劲卒穿越了风沙猛烈的星星峡,抵达哈密。

  大明初期,大明名将冯胜率领大军追击元军,穿越河西走廊打到了哈密,在此筑城驻军,建立哈密卫,这是自大唐灭亡之后,汉军战士第一次出现在西域的土地上。可惜的是,拿下哈密后冯胜便班师了,据说是“畏回鹘之兵”,不过就当时回鹘那点实力,真不见得能让冯胜这等名将畏惧,也许远在南京的那位心机深沉、冷血无情的帝王的猜忌,才是冯胜真正畏惧的。明军这一撤就没有再回来,收复西域成了泡影,只有那面飘扬在哈密的战旗可以证明他们曾经来过。只是到了正德时期,哈密卫被彻底放弃了,这意味着大明彻底放弃了收复西域,重新打通丝绸之路

  请收藏:https://m.x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