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1强国之本_三国大教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长足发展,而大清却仍旧停留在原始阶段;第三,大清帝国长久对百姓施行苛政,致使国不思民,民不知有国。以至于鸦片战争时期,当英国舰队炮轰虎门时,驻足于海边的大清百姓看到英国舰队击沉大清的战船时竟然跟看猴戏似的拍手称赞。这样的国家焉能不败。所以除了军力、生产力,百姓对国家的支持度、热爱度也是品评国家是否强盛的关键因素。

  结合认知,栾奕将强盛的元素归纳为:强大的生产力和科技,先进的思想和文化,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训练有素的军队,富足的税收和仓禀,百姓对国家的支持和对君主的爱戴以及他们本身的个人素养。

  相对而言,哪个国家以上几点综合强于对手,那个国家吞并另一国家的可能性就更大。

  想到这儿,栾奕赫然发现,虽然自己一直没有总结过这些问题,但在治国的过程中不经意间将这些元素摆在了首要位置。

  他创出圣母教,依靠圣母教在赢得百姓们的支持的同时,向他们普及教育。同时,他还将圣母教输入到邻国,利用宗教的强大煽动力量,让邻国的外族人潜移默化被华夏文明同化。

  同时,他还鼓励工商。在商人将帝国的产物贩卖到外邦的同时,也让外邦人见识到了帝国商人的富足,进而联想到帝国是多么的富有。而在一般人眼里,富有和强大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等的。

  除了充盈的财富,琳琅满目的帝国产物抵达外邦,还让愚昧的外邦人见识到了帝国强大的生产力和生产技术,并借助工艺品向外邦展示了帝国非同凡响的文化。

  军事领域。帝国现有职业军人六十余万人,如此庞大的军队数量甚至超过了公元三世纪初很多番邦小国的人口总和。诚然,随着帝国北疆恢复平定,帝国会进行相应裁军,常备兵马人数将下降到四十万左右。但是作为一个有着四千多万人口大国,且在鼓励生育计划之后,形成了以青少年为主的人口结构,帝国有着充足的青壮年人群。如有征战,帝国只需振臂一挥可在短时间内征集到上百万军队。这样庞大的数字,即便是强横一时的汉武帝时期也是望尘莫及的。

  更为重要的是,在当下这个世界列国普遍处于刚刚脱离青铜时代,发展到铁器文明的时刻,帝国已经突破了炼铁的瓶颈,达到了钢铁文明初期,并掌握火器的运用,制造出了手雷、地雷、炸药包、土炮的等纯热武器。虽然,火器的运用处于初期阶段,相对于明清时代的红衣大炮,土炮略显寒碜,但他的威力在当下已经在战争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让帝国的军事科技凌驾于列国之上。

  再者说了,土炮已经是大炮的雏形,帝国的工匠们已经找到了制造大炮的门径,只要给予足够的支持,待炮膛技

  请收藏:https://m.x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