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86章 “小心驶得万年船”_金牌之路[竞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泡。

  「我猜是国内改的那一版小提琴协奏曲,和梁祝那个来源有点像」

  音乐响起的那一刻,众人便知道他没说错。选曲截掉了整支曲子开头最天气预报的十几秒,随之而来小提琴明亮的音色,令所有人都为之精神一振。

  耳尖的观众一听就知道这套节目还真是彻头彻尾的“中国创造”。夕阳下架着满载渔船而归的闲适与兴奋,被独奏家交织成了这支曲目明快的气质。

  这是中国独奏家的杰作。

  他们不会像某些不明就里的外国小提琴手那样,在该轻松的乐句中过分温柔、在该悱恻沉痛时又过分愉快。

  冰舞节目的前十秒并不对舞伴之间的距离作出要求,黎楷和司安恪便在编排中将这自由的十秒用到极致,于对仗的乐句里,一前一后、交错离开最开始的位置。

  黎楷占走了高音部,音乐一响便蹬冰离开男伴,滑行速度随着小提琴演奏的速度逐渐加快,不足一秒的装饰音处连做了三圈捻转步,还是附带进出变刃的。

  都说他俩的脚下功夫好,现在看来名不虚传。黎楷这么几步下去,已经和男伴隔了长轴四分之一都多的距离。

  懂行的都少不得为他们捏把汗。十秒说起来不短,但刚才黎楷这么个动作就已经去掉了一半,要是司安恪追过去的时候角度差了一星半点,难说能不能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做到相握。

  然而,事实证明他们多虑了。胆大真的说明艺高。

  黎楷做完高速的捻转步,下一刻脚下便如同定在了冰面上一般,在完全停住后才开始下一步的滑行。

  与之相对的是背景乐中的低声部小提琴和她的男伴。司安恪的滑行编排与黎楷刚才的如出一辙,在捻转步结束后,连看也不用看便转身以反狐步的握法搂住了女伴。

  若是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继续阅读!第3页/共4页人能停下来看一眼他们在冰面上留下的痕迹,便能发现两道几乎能在数学上称之为“相似”的平行滑行轨迹——为了追上女伴的距离,司安恪的轨迹更长,正如他的蹬冰更有力一般。

  这次被放在第一位的技术动作足够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再次意识到黎楷和司安恪永远是那种爱打破陈规的运动员。

  两人用几步最简单的后压步达到了最高时速,快到可以在几秒内巡遍整个冰场,唯一特殊的地方就在于黎楷和司安恪侧身把重心压得极低,稍一晃神说不定会以为这是在看倒放的短道速滑比赛。

  就在一个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时刻,随着高音小提琴乐句的最高音,他们几乎是直接沉到了冰面上。

  司安恪单手扶着冰面,将重心压地很低,但其余地方只依靠两把冰刀支撑。

  黎楷的动作则多了一个侧身小跳,整个人转过180度,完全斜靠在男伴的身上,双脚甚至在整个过程中没有触碰一下冰面。

  同时,黎楷也伸出右手扶住冰面。他们的手在冰面上画出两道同心圆弧,整个动作在手套与冰面的摩擦力作用下,与逐渐柔美的音乐一起放缓。

  这是个编排滑动。

  起身时,黎楷单足的冰刀先着地,如一片被缆绳拉起的风帆般,笔直进入了后燕式。

  始终和男伴相握的手将两人连接为一个整体,一股可以传递的力量顺着它将侧靠在冰面上的司安恪掀了起来,让他成功进入了软开度惊人的提刀燕式步。

  这是个有难度步法滑出的编排滑动。

  两人如同归港的小渔船,一时被晚风吹至偏向一边,而下一个沉浮间便又被浪顶回了原位。

  这番精彩程度已无需多言,无论懂不懂艺术,只要长了眼睛都能被这种极具流动性的美震撼到。

  解说惊叹连连,在直播中喊了无数次上帝,愣是没能想出只言片语来称赞这个动作。他所能运用的语言此刻显得如此单薄。

  本应对精彩动作报以掌声的现场观众一时间都仿佛被震慑住了,目不转睛地盯着中间冰场上的那对选手,仿佛连大声呼吸都会破坏他们带来的平衡之美。

  请收藏:https://m.x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