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276章 掩盖在通宝下的新策略_诡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内,什么CPI什么GPI的一大串专有名词乱花迷人眼,但是只要将其看到根本上,同样数量的钱币能够购买多少粮食,就清楚的知道钱币到底有没有贬值,有没有通胀了。

  人是靠食物活下来的,不是靠钱币的数值,一石粮食,在正常情况下,可以供给食用的数量是比较稳定的,所以当斐潜将黄金的价格直接和粮食挂钩起来,也就等于是让黄金的价格有了一个固定的标准。

  至于未来可能几十几百年后,社会稳定了,粮食大量增长,黄金自然随之贬值的可能性也会增加,不过么,眼下粮食就是硬通货,就跟后世某阶段的石油差不多。

  这就是物品之间价值,相互竞争的结果。

  而且这样做,也有极大的好处,也就是方便斐潜向四周诸侯进行交易,毕竟有了一个固定的标准之后,大家也会比较接受和认同。

  只不过枣祗仍有些疑虑,拨弄着这些通宝说道:“若是他人私铸,又当如何?”

  斐潜指了指通宝,说道:“若说精良品相,工房所处自然不差,不过若是有人愿融铜私铸,便也由他,只需值重相同即可。”

  枣祗皱着眉,想了想,想不太明白,但是既然斐潜表现得心有成竹的模样,枣祗也就不再在这个方面上多说什么呢。

  斐潜心中清楚,仿制肯定是禁止不了的,汉王朝都没有办法禁止私铸,更何况斐潜这一地诸侯。

  但是黄金白银的重量就在那边,虽然说重量只有九成,但是惯例基本上就是如此,而且斐潜的通宝双面都有花纹,采用的也是天圆地方的结构,除了花纹之外,还有内外廓的阴文纹路防止剪边磨盗,形态上自然比原先的五铢钱好了不知道多少。

  而使用量最大的铜元通宝来说,在重量上六铢钱和原本的五铢钱的差别不多,因此也就断绝了可能被消融盗铸的可能,甚至反过来还有可能会有人消融原有的五铢钱,铸造仿制斐潜这里的六铢通宝。

  原本在汉武帝时期的精致五铢钱,也就是三官五铢钱已经大部分消失殆尽了,在市面上大多都是汉恒帝和汉灵帝时期的五铢钱,尤其是汉灵帝时期的“四出五铢”,重量还多少是足额的。所谓所谓“四出”,是指钱幕从方孔的四角向外引出一道阳文直线到达外部,是为了防止锉磨钱背盗铜用的防范技术。

  但是后续诸侯铸造的五铢钱就一个不如一个了,什么当十直百的,董卓做过的事情,曹操做过,刘备也做过,大家乌龟不笑王八,老大不笑老二……

  所以斐潜根本不害怕他人仿制,甚至在钱币铺开使用的这个阶段,欢迎仿制。

  举起双手,热烈欢迎。

  换句话说,斐潜现在铸造六铢钱,也就贬值了两成不到,再加上精美的工艺也是需要成本的,所以实际上可以看成是完美

  请收藏:https://m.x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