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汉的未来_砍翻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的儿子,我绝不会对你弃之不顾,所以安心养伤就是。”

  老尹叹了口气,自己的大儿子,这么老实巴交的一个人,偏偏命不好遇到了张举造反,被强行拉上战场。

  但不幸中的万幸,至少现在人还活着,还活着就好。

  乱世之中,人命贱如草,老尹已经看到过太多家破人亡的惨事了,他没敢奢望太多,只希望自己一家能够平平安安地活下去。

  而这,也是幽州乃至整个中原,所有平头百姓心中的期盼。

  他们没有大志,没有野心,更不知梦想为何物。

  只因为生存本身,对他们而言就已经是一件无比艰难的事情,甚至是一种难以企及的奢望。

  老尹这样的自耕农家庭还好,至少生活还有着落。

  真正凄惨的,是那些已经失去土地的流民,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放弃尊严,放弃道德,甚至放弃自己的人性。

  可悲哀的是,哪怕他们什么都放弃了,变成一具行尸走肉,也只有极少数的一部分人,能够侥幸地活下去。

  现实,就是如此残酷。

  原本治理渔阳郡,是太守赵桓的责任。

  如今赵桓已死,这份职责,却是落到了梁铮的身上,虽然他其实并未成为太守,可渔阳郡却已经事实上落入到了他的掌控之中。

  冲刷过一遍的太守府,已经没了当日杀戮所留下的血腥之气。

  梁铮认真翻看着渔阳郡的户籍和田册资料,又私底下派人走访民间进行对比,搜集整理出来的资料,得到的情况可谓是触目惊心。

  地主占田多达七成,田庄和坞堡大量兴起,而依附于地主的佃农户数占据总人口的数量超过六成,作为税赋承担主体的自耕农所占比重,却是在不断地下降之中。

  这就导致了地方官府的税收锐减,财政濒临崩溃。

  原本应该由官府负责的运河疏导与灌溉设施等水利工程项目,更是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基本停止,大大地影响了粮食收成。

  太守赵桓还活着的时候,甚至没办法在渔阳郡刮出什么油水,以至于要跟乌桓人“合伙”做那无本的“买卖”。

  梁铮指间轻轻叩击桌面,情况有些严峻。

  说到底,内政的本质就是想办法筹集钱、粮以及各类战略物资,但东汉的内政制度已经难以维系,不堪使用。

  所以黑骑军想要真正在渔阳郡扎根,就得另谋他法。

  对于这一点,梁铮的思路还是很清晰的,毕竟历史本身就有着不少前车之鉴。

  在内政方面,三国时期的两位霸主,其中袁绍走的路子是拉拢世家与豪族,从而获得充足的钱粮供应,以此来招兵买马,称雄河北,甚至击败了强横一时的公孙瓒。

  但这个方法有着巨大的隐患,毕竟世家和豪族的钱不是那么好拿的,拿了他们的钱,就得替他们办事,要么给官职,要么给特权,无论哪一点,都遗祸不浅。

  曹操就曾评价袁绍好谋无断,实际上这并非完全是袁绍自身的性格问题,而是他成也世家,败也世家,既然选择了依靠世家和豪族,又岂能不受世家和豪族的影响与干涉?

  而另一位霸主曹操,走的却是另一条路子——屯田。

  正所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曹操雄才伟略,绝非甘心受制于人之辈,因此他在被陈宫坑过之后,就明白了世家和豪族不靠谱,依靠他们难成大事,这才走上了最正确的道路上,也因此而得以在官渡之战中胜出。

  有了这两位的事迹做参照对比,该怎么选,不言自明。

  梁铮默默地思考着自己未来的道路,作为穿越者,他掌握了太多的先机,能够从更宏观的角度俯瞰整个天下格局,这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在众多豪杰英雄还找不准自己的定位,看不清自己的未来时,梁铮的双眼,已经穿过层层的历史迷雾,看到了一片光明的未来。

  请收藏:https://m.x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