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零九章 压在人民身上的大山_回到明朝做仁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问道:“白公子没见过?”

  朱翊钧摇了摇头说道:“没见过。”

  “说书人来了。”李文达笑着说道:“这些走乡下的说书人其实也是讨生活的人,每家有喜事的时候,他们都会来讨杯喜酒喝。当然了,大多的时候都是主家请他们来的。平日里他们很少过来,不过闲暇的时候也会走村串巷的说一段。大家也都爱听,随手扔赏钱给他。”

  闻言,朱翊钧点了点头。

  这些说书人恐怕就是外务府的人,下来也是为了搞宣传。

  在外务府有一套非常完整的宣传机制,最底层的就是说书人,走街串巷。他们说书也不是白说的,都是有工钱拿的,想糊弄人也不成,上面的人会有下来巡查的。如果知道你没来说,你肯定会受到严重的惩罚。

  他们都愿意下来说,因为有钱赚。又不是让你白说,村子里面给的赏钱不是钱吗?

  朱翊钧拉着李文达走了过去,很快就来到了台下。

  周围围了很多人,原本朱翊钧以为根本就进不去了。没想到庄子里面的人见到李文达之后,都给他让出了一条路。

  看到这一幕,朱翊钧转头看着李文达,笑着问道:“没想到李公子在庄子上还很有威望。”

  “都是他们抬爱。”李文达笑着说道:“我只是庄子上的教书先生,他们这么做也是对我的尊重而已。”

  朱翊钧点头,现在明白了为什么李文达那么狂热了,搞不好这个家伙也是外务府的人。

  皇庄里面的教书先生全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他们除了教学生识字以外,更重要的是给他们灌输一些思想。虽然没有到教学生“什么是压迫、什么是剥削”的地步上,但是也会教他们明事理,教他们明白怎么样做一个真正的人。

  西苑孤儿院的第一批人都已经放出来了,现在就分布在皇庄的各个岗位上。有很多都做了教书先生,朱翊钧在这方面非常看重。

  眼前的这个李文达不是孤儿院出来的,不过从他刚刚说的那些狂热的话就能看得出来,这是一个自己的狂热支持者。

  朱翊钧两人很快就来到了前面,一起看向舞台上。

  这一刻,朱翊钧发现说书的居然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

  难道他们已经衍生出相声来了吗?

  果然,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

  见朱翊钧有些不明白,李文达笑着说道:“白兄没见过吗?”

  “说书的倒是见过,但是两人一起的没见过。”朱翊钧摇了摇头说道。

  “因为他们在说故事,”刘文达笑着解释道:“一个人演不过来。听他们说,准备再增加几个人。”

  拉场戏吗?

  古话剧?

  相声剧?

  朱翊钧的心里面闪过了几个词,不过都没有说出来。

  不管是什么,只要下面的人喜欢就好了。看看周围的百姓,看着乐呵呵的,好事。

  一边的李文达语气有些幽幽的说道:“海大人的故事还真的是经久不厌,每一次说海大人的故事,百姓们都会跑过来听。”

  他的语气之中满是羡慕。

  请收藏:https://m.x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