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百八十一章 宗室子弟_蜀山悬剑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已经明白驯养之虎和丛林之虎的区别了。

  不过,李像仍不甘心。停顿片刻,他反驳道:“这只能说明我学艺不精,不代表千牛卫总体水准。一支优秀的军队,并不完全取决于将士武功的高低。”

  白复点头,道:“我同意。那你认为什么样的军队才是一支优秀的军队?”

  李像傲然道:“一支优秀的军队,应该作战勇猛,从士卒到将军,人人皆不畏死;

  一支优秀的军队,将领应有较高的战术素养,指挥千军万马,如臂使指;

  一支优秀的军队,应该军纪严明,所到之处,能让百姓热烈拥护,箪食壶浆……”

  好不容易等李像罗列完毕,白复望向岳随弓,道:“你说说看,什么才是优秀的军队?”

  岳随弓平静回答:“能击败强敌,持续打胜仗的军队,才算是优秀的军队。”

  李像被这句话噎在嗓子眼里,感觉刚才的自己像一个白痴。

  白复没有评价两人谁说的更有道理。

  他对李像道:“李将军刚才说到军纪,倒是可以皆此验证一下千牛卫?”

  李像道:“愿闻其详?”

  白复神情如常,语气深寒,道:“若现下是在安西军大帐,就凭你咆哮主将这一条,我就可以将你拖下去斩首!

  而在这里,我身为左千牛卫中郎将,却还要和你口头辩论,哪一支军队是南北衙禁卫军中排名第一的精锐。

  一支没有军规军纪的队伍,充其量就是雄踞山林的绿林豪强,怎能媲美血染沙场的百战之师。”

  李像虎躯一震,单膝跪下,诚恳认错,道:“在下立功心切,冒犯将军虎威,还请将军恕罪。”

  “李将军快起,有话慢慢讲。”白复脸色转缓,猿臂一伸,将李像轻轻托起。

  李像打开话匣子,将自己来此的目的,一一道来。

  原来,这李像也是李唐宗室,乃是荣王李琬第七子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叛乱,玄宗任命荣王李琬为征讨元帅,名将高仙芝为副元帅,征讨叛军,不久,李琬薨逝,赠靖恭太子。

  李琬素有雅称,风格秀整,当时文武百官对李琬平定叛军抱有极大的希望,李琬忽然殂谢,令朝野上下都很失望。

  若李琬不死,高仙芝也不会含冤而死。以高仙芝和封常清的领兵能力,将叛军堵在潼关,应该是易如反掌。

  李像本就文武双全,其父去世后,毅然决然,投笔从戎。

  然而,由于其身份显赫,兵部也不敢将其送入前线交战,只能将其留在千牛卫中给陛下当护卫。

  数年下来,除了甲胄光鲜外,未建尺寸之功。

  类似李像这样渴望建功立业的名门子弟,在禁卫军中大有人在。

  白复神话般的战绩,已成为军界的传奇。禁卫军中,不少年轻将领对白复顶礼膜拜。

  听说白复调入左千牛卫为将,李像等人大喜,皆愿追随白复,从禁卫军转型为边军,效仿先祖,立下赫赫战功。

  然而,白复到来以后,没有任何雷厉风行的治军动作,令李像等年轻将领大为失望。

  在一众年轻将领的推举下,李像作为代表,当面锣、对面鼓向白复请命。

  ……

  李像道:“白将军,千牛卫中有我这样想法的年轻将领不在少数。跟门阀士族不同,我们都是宗室子弟,与大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如今大唐身处水深火热之中,我们空有报国之志,却无人带领。如将军不弃,我们愿追随将军,为大唐赴汤蹈火,捐躯报国!”

  请收藏:https://m.x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