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八十六章 最初的约定_逆水行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无论粮价到底多少,他以每石一百八十文的价格,卖一百石给胖粮商,共计十八贯。

  同理,无论粮价如何,胖粮商都要以每石一百八十文的价格,从瘦粮商手上购入一百石粮食,共计十八贯。

  如果粮价高于每石一百八十文,亏的是瘦粮商,如果粮价等于一百八十文,胖粮商还要按每石十文的价格补差价,赔给瘦粮商。

  若粮价低于每石一百八十文,胖粮商不需要额外赔付差价。

  这种赌约,没必要去官府立契,今日在场的人,都是见证。

  “啪”的一声,胖、瘦两位粮商击掌为誓,定下约定,约定的日期具体到日。

  数月后,还是这家酒肆,还是那几个人,站在门口,完成了最初的约定。

  当日粮价,是每石一百七十五文。

  这一个约定,成为一次小小的赌搏,但是,参与约定的粮商们,忽然有了一个念头。

  这种约定式的交易很有意思,很刺激,不仅是预购和预售,还有投机成分,风险有,收益也有,不如.....

  在粮食还没上市时,先定下一个粮食预购、预售契约,买卖双方约定粮价和交易额,等到粮食上市,就按照这份契约进行粮食买卖。

  这不但是预购、预售,还是一种赌博(投机),如果实际粮价比预购粮价低,那么卖方就赚了,如果实际粮价比预购粮价高,那买方就赚了。

  反正粮食都是要买卖的,还能靠着差价,再赚一笔。

  这样的交易,很有挑战性,全凭交易双方的眼光,加上些许运气。

  商人,讲的就是投机,风险越大,利润越大,如何取舍,全看个人,加上些许运气。

  所以这样的约定交易,可以加大“赌注”,那几位粮商,开始了新的买卖,作为“庄家”,和同行们对赌,以商誉做担保,愿赌服输。

  渐渐地,他们有了名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粮商前来“对赌”,交易场所转移到当地商会,见证者,自然也有商会人士。

  这种交易越做越大,不但涉及的粮食交易数额越来越大,涉及的货物,除了粮食,又增加了一项:蔗糖。

  蔗糖产自岭南、交州,其产量受气候影响颇大,每年十月开始进入榨季,来年二月榨季结结束。

  蔗糖输入中原的时间,大概是年底和来年年初,正好在粮食丰收季节之后。

  于是,聚集在商会“对赌”粮价的商人们,决出胜负之后,还有一个机会盈利,那就是“对赌蔗糖”。

  之前大赚一笔的商人想多赚,之前输了的商人想回本,趁着大家还没离开,便定下赌约,等数月后见分晓。

  而来年年初,又是海外香药到岸的季节,那么,香药等舶来品也可以对赌。

  年初,完成了蔗糖对赌的商人们,可以继续定下赌约,对即将到岸的香药进行“预售”和“预购”,与此同时,

  请收藏:https://m.x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