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章 公式_逆水行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子,发牢骚还是轻的,更多的是剑走偏锋。

  要么行巫蛊之事,诅咒老皇帝早死;要么直接动手,让老皇帝早死。

  太子作为储君,是皇帝去世后的第一受益人,又有生母皇后作为宫里内应,有动机也有能力让父亲“提前下班”,如此一来,当皇帝当得不亦乐乎的父亲,必然也有了心病。

  父子猜忌、夫妻猜忌,后果便是出现人伦惨剧,无论是父杀子,还是子弑父,亦或是妻杀夫,夫杀妻,都不是宇文温想看到的结果。

  宇文维城因为母族的原因,自然而然招惹了不小的反对势力,所以必须立功、立威,才能平抑各种非议、诋毁。

  宇文温要任用儿子们镇守四方、巩固皇权,那么作为太子的宇文维城,军功和威望就不能比兄弟们差,所以同样需要立功、立威。

  于是,这些年来,宇文温创造了许多机会给太子刷军功、刷威望,太子也如愿拿到了过硬的军功和威望。

  那么,当太子宇文维城拿到了足够的声望、军功、熟悉了政务、并一定程度展现了执政能力(数次在宇文温出巡后留京监国)后,是时候“冷藏”了。

  宇文温不会再让太子监国,避免太子和宰执、禁军关系过密,所以出巡时把太子带上,让杨济、王頍、许绍等心腹留守长安。

  宇文温不会再让太子领军出征,避免太子和军中将领结交、拉关系,也不会给太子组建一个小号执政团队,东宫属官定期更换。

  当然,基本的亲信,太子还是可以有的,总不能真是孤家寡人一个。

  宇文温这么做,就是要避免太子党过早成形。

  这就是皇权的原则:天无二日。

  皇帝若扶持太子,必然有官员围绕在太子身边,形成“太子党”,基于太子是未来皇帝这一事实,会有越来越多的官员亲近太子,毕竟谁也不想日后新君继位,找自己秋后算账。

  如此一来,必然导致一个朝廷有两个权力中心,也就是“天有二日”的局面,这样的局面必然导致矛盾激化、父子相残。

  然而不扶持太子,太子日后必然坐不稳皇位,甚至连太子之位都保不住,于是狗急跳墙,依旧父子相残。

  所以,宇文温“冷藏”太子,不是真的架空,以免给外界传递错误信号,让人以为他要废太子。

  而是换一种方法来锻炼儿子:领差遣,任使职。

  譬如督办山东物资转运关中事宜,譬如监督某处学政,譬如督办航运等等。

  太子领了差遣,不需要离京,而是任用佐官去外地办事,自己总揽全局做决策即可。

  这也是在锻炼太子的执政能力(用人能力),让太子熟悉整个官僚体系的运作。

  太子迟早要有自己的一套人马,于是可以借着领差遣的机会,熟悉各部官员的能力,日后若有需要,可以针对性的选拔人才,不会

  请收藏:https://m.x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