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章 重阳诗会(上)_逐鹿北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却没填名字。

  这竟然是一个空白的请柬,想想兰陵王的势力,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来到书房,高顺叫来小荷,开口道:“你帮我把这份请柬填上名字吧,就写兰陵笑笑生!”

  这个笔名,高顺早就想好了,他父亲是兰陵王,他是兰陵笑笑生,都是与兰陵有关。

  可兰陵王却不是兰陵人,兰陵是他的封地,他的王府在邺城,他还在朝廷担任录事尚书。

  位高权重,百姓爱戴,还有兵权,还是宗室,如果高顺是皇帝,恐怕也不能放心。

  小荷乖巧的填好请柬,高顺看了看很满意,把请柬放在一边,继续回忆适合的诗歌。

  之所以要选择,那是因此此时的诗歌体裁,和唐宋还是有区别的,主要是山水诗、严延诗和鲍照乐府诗。

  所以他特意搜寻了一番,以备不时之需,如果临场去想,没准一时间还想不出来。

  听说高顺要去参加诗会,赵氏特意给他准备了一身衣服,看起来花里胡哨的,还有个奇怪的帽子。

  “阿母,不用这么麻烦,我只需一身白衣,一个簪子足以!”

  这身衣服,长帽短靴,合裤袄子,朱紫玄黄,就是这个时代的礼服,也不知道赵氏从哪弄得。

  “那怎么行,阿母听说这次会有很多人去,你若是穿的太简朴,恐怕会被人笑话。”

  赵氏还是心疼儿子,特意去求郑氏,高顺有些哭笑不得。

  “阿母,真不用,我这次去,不能暴露我的身份,我只是一个普通百姓,怎么能穿这身衣服。”

  高顺执意不穿,赵氏也没法勉强,她只是不想儿子受辱,殊不知高顺根本不介意,反而觉得自己这样很帅。

  一身白衣,长发用一木簪束起,腰间挂着一块玉佩,唯独手里少了一把折扇。

  想到折扇,高顺眼前一亮,这是一条赚钱的路子啊!

  史书记载,折扇此时已经出现,但却没有流行,如果他把折扇弄出来,那些文人墨客会不会要呢?

  折扇虽然结构简单,制作也不难,但时间已经来不及了,高顺只能暂时放下。

  很快就到了重阳节这一天,早上高顺带着小荷,向铜雀台走去,并没有察觉身后跟着一个人。

  来到铜雀台,此时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台上楼宇连阙,飞阁重檐,雕梁画栋,气势恢宏,人来人往,纵横其间。

  其中高台约十丈,当年曹植、蔡文姬,都曾在此台作赋。

  第一次参加这种活动,高顺也有些紧张,不过想想那些诗赋的知名度,他今天如果登台,想不出名都难。

  而这次诗会,是由朝廷主办,届时会来两个大人物,一位是当朝太子少傅魏收,另一位是颜之推。

  这两位都是朝廷的官员,皇帝的宠臣。

  魏收,字伯起,小名佛助,钜鹿郡下曲阳县人,南北朝时期北齐大臣,文学家、史学家,北魏骠骑大将军魏

  请收藏:https://m.x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