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章 开始自谋生路_逐鹿北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谷、桑、麻、丝、布、楮、竹、木、蔬菜、果品、禽、畜、柴薪、食盐、农具、耕牛等。

  看了一圈,高顺觉得没有什么操作性,最主要的是他不能暴露身份,最后他只能无奈的蹲在一边发呆。

  “是谁说古代钱好赚的,你出来我绝不打你!”

  高顺郁闷着想着,看着往来的人群,有些庆幸自己没穿越到商周,否则只能以物易物了。

  高顺心里有很多想法,但此时都没法操作,他只有一个人,没有启动资金,还不能动用背景,这绝对是地狱难度。

  闷声发大财,空手套白狼,都是有前提的,奈何他现在什么都没有,也就是说经商这条路,暂时行不通。

  经商不行,高顺只能剽窃诗文了,除了这两样,其他的他真的不行。

  此时的文坛,可以说十分鼎盛,高纬这个皇帝治国不行,在这方面却很重视。

  此时的北方,崇尚江南的文风,由于南方国内动乱、南北战争频繁,随之而来的是连续不断的南人北迁浪潮的出现,大量的南方民众北迁。

  侯景乱后,东魏、北齐趁机占领萧梁淮南江北大片地区,此地的民众自然被划归北方。

  及江陵陷落后,又有大量的南朝士人被迫流亡东魏、北齐,其中较为著名的文士有:徐陵、荀仲举、明少遐、诸葛颍、颜之推、袁爽、睦豫等。

  此外,还有许多文学才能较为突出的萧梁皇族宗室成员也流入东魏、北齐,如萧渊明、萧抵、萧放、萧退、萧慨、萧勤、萧广、萧悫、萧世怡(泰)、萧子宝、萧庄等。

  在鲜卑化汉人高氏掌权的东魏北齐时期,虽然朝中上下普遍重视武功、不正风教。

  但由于其继承了北魏时期的全部文化遗产以及绝大部分的文学才士,在都城邺下呈现出了一派“邺都之下,烟霏雾集”的繁荣景象。

  既有在北方文坛享有盛誉的魏收、温子升、邢邵、薛道衡、卢思道等本土文学才士,还有一批由南入北的萧梁皇族宗室成员以及颜之推、袁爽、睦豫等南朝文学士人。

  所以,无论从人数还是规模上来说,东魏、北齐文坛的繁荣程度,与同时期的西魏、北周文坛相比都远为繁盛。

  北方本土士人与南来士人齐聚邺下,史载“自梁使至邺,邺下为之倾动,贵胜子弟盛饰聚观,礼赠优渥,馆门城市。”

  武平三年,公元572年,朝廷设置的文林馆中,有不少文林馆学士是由南入北的文人。

  这些待诏文林馆的入北南士与北方本土文士,在文学上有必然会有所交流和切磋。

  尽管有些入北南士的诗作表现出明显的南北文风融合的迹象,但亦不脱萧梁后期南朝文风。

  北齐诗风也明显受到南方文风的影响,语言辞彩多华艳而少兴寄,文学创作在技巧上也比前期要娴熟。

  此时是武平元年,邺城虽

  请收藏:https://m.x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