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 荆山书院_三国志之辅佐刘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生物等几门.

  其实古来为什么如此多人苦读那些圣人之言,为一字而穷经白首,下笔万言,大部分的原因在于这些可以当上官.

  陆羽相信权利的诱惑一定会改变几百年来已经渐渐有些僵硬的文化制度.

  由于陆羽把黄虚彦,司马徽等荆襄名士都搬到了书院,所以书院招生的事情十分顺利,三千个名额不出十天就报满了,以至于一些从外地赶来得学子怏怏而归.

  说起将黄虚彦,司马徽等人请来还颇费了一番周折,这些所谓的大儒都是一个个自命隐士的人物,尧是陆羽费尽了唇舌,也没让他们眼皮抬一抬,最后陆羽不得不搬出自己写的几本教材,没想到司马徽等人大感兴趣,一个劲向陆羽追问其中的问题。

  这些书都是陆羽根据记忆勉强写出来的,除了医术和兵法来源于遁甲天书,还算颇有深度外,算术,几何,物理,化学等根本只有初中水平,法律和商业更是幼稚,只是记录了陆羽前世的所见所闻。

  此时的陆羽根本没有想到这些被后世称为“陆氏十策”的书给当时社会造成的巨大影响。

  由于陆羽在新野时就和工匠们一起研制出了活字印刷术,这项技术随着新野的商队飞快的传遍了全国。所以当陆羽将教材发下去后,很多没能进入书院的学子就将教材借去翻印,结果这些书的传播一发不可收拾,数十天内,就被翻印了几十万本出现全国各地,几乎所有人都在谈论陆羽的名字。如果说以前陆羽只是很有名气的话,那现在就到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步了。

  当然这一切,陆羽都不知道。他此时正在忙于制定荆山书院的校规。

  荆山学院需要学习三年才能毕业,第一年时十门课都要学,只有每一门都达到合格成绩,才能通过。如果一个学生三年不能通过,他就将被劝退。

  第二年,学生可以选自己最喜欢的几门来专修。而第三年学生必须在自己所选的专业上作出一定成绩,取得老师的同意才能毕业。

  另外学院还有学生必须每天早起跑步练懆,晚上必须按时息灯睡觉等等规定。

  当然陆羽一心打造的书院不是个死板的地方,书院规定学生可以发表任何言论,而不用受老师的追究,即使是与老师观点相悖的。

  书院还鼓励同窗之间互相交流,互相辩论。书院中间有棵大槐树,树下几乎每天聚集了喋喋不休的学子。

  正这种宽严结合的学风,奠定了荆山书院后来帝国最高学府的地位,成为了东大陆首屈一指的学府。

  忙碌了几个月,书院的一切都步入了正常轨道,陆羽也终于可以抽出时间陪陪貂蝉了。

  对于这个自己生命中的第一个女人,陆羽的心中充满了愧疚和怜惜。

  清晨的阳光洒在窗边,陆羽的手还留恋在那平原溪谷之间

  请收藏:https://m.x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