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四十三章 绝辞妙计_三国志之辅佐刘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就是女儿之子吗?女字旁一个子字不就是“好”字嘛;至於“齑臼”就是盛五辛的器皿所以受旁一个辛字合起来就是“辞”字。所以这句话是称赞碑文实乃“绝妙好辞”阿。”

  程昱等人听後不禁拍手称好道:“丞相多智我等不如远甚。”

  “呼~呼~呼~呼~!”时间倒回一个月前那时刺骨的东北寒风正喷在十二万江东军将士的脸上。

  在仙霞岭数里内的山谷已经呈现一大片青灰是江东军的战甲也是战士们的心情。本是岁末一家团圆的好日子不但因久攻不下长沙回不了家还因山越突如奇来的反叛现在正走在山岭中吹著萧瑟的冷风……

  没办法谁让大兵法家孙武的後裔说要在敌人最松懈的时候攻击?

  渡过瓯江走进天目山谷通过仙霞岭谷地此时到查渎只剩区区两百多里却尽是崎岖难行的山道。军士们脚上起了水泡、破了、再起、再破。

  “大军先绕道至查渎佯攻天台山这一著可真是妙!”说话的是朱桓。

  “没错这和当年主公的叔父孙静将军的策略相同保证让对方前後失应补给不通非退军不可。”听这声音便知是董袭。

  孙策回师征山越沿途调集一些镇守各要地的老将除了朱桓、董袭、周泰、凌统还有陈武、潘璋、邓当、张悌、诸葛谨、赵方、刘旭等。为了一劳永逸的解决山越这个心腹大患才会动员这么多将领指挥十二万大军各路出击。

  孙策已拟定讨伐大计和当年征王朗的路线、方式差不多。由丹阳到固陵如果正面强攻必须先过瓯江再走窄路仰攻十分不利。所以孙策打算先由丹阳向西南行七十里至渡口过瓯江再以天目山、仙霞岭为掩护东南行军一百六十里绕道至固陵以南二百三十里处的紧要路口查渎。这条路线虽远了些但是山势较缓全无天险利於大军行走。不过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一来便能完全避过敌人耳目出乎贼众意料。

  即使到了查渎也不是北上攻会稽而是佯攻山越老巢天台山。这样一来山越军必然尽拔固陵大军来救。攻守易位之下江东军在查渎以逸代劳胜负立见。

  而在这段期间韩当引三万兵力屯於雁荡山大张旗鼓伪装成孙策主力吸引山越在固陵大军的注意掩护孙策绕到後方查渎。待山越人现老巢危急而退军时韩当便可乘隙南渡瓯江与好整以暇、按兵不动的孙策前後夹攻必可获得全胜。所以只要占了查渎江东军就已经是胜券在握了!

  眺望前後相连的大军孙策终於下定决心采纳张昭等人的建议平定山越後不再忍耐要把山越的成年男子全部强迫徵召入伍女子与老弱妇孺全部散往各地耕田为奴。如果不这么作无法整治山越蛮民安定江东局面与曹、刘长期抗衡;如果再用怀柔政策只会让江东的民心更观望。就在此时他觉得自己要像曹操那样当个霸权的统制者让反抗者尝到痛苦的代价。

  孙策根本没有反省到他的决定是出自要泄抑郁的心情。他不过是想藉由粉碎山越反叛的征伐挥去西征落败的挫折感;不知不觉地他想藉胜利者的屠戮磨灭自己受制於长沙的苦恼麻醉那因战略失误导致将士伤亡而受遣责的良心。

  也因为他这种一时错误的心态使得战略层次的胜利却被政略的失算所抵消……

  请收藏:https://m.x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