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三章 登闻鼓院_南宋锦衣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什么都有些晚了。话说回来,你身为两浙东路长官,何必去跟区区一个不入流的盐官过不去。再说,跟他过不去,想要对付他的办法多得很。你怎么能让皇城司伪造证据皇城司伪造的那些证据根本不能拿上金銮殿,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一看就知道是假的。到时候哪个还能护得住你你不是不知道官家的脾气,这件事被官家知道了,你轻则降职,重,则革职流放。”

  “子直兄,那你说怎么办”朱熹顿时没了主意,说起来朱熹要陷害唐仲友,跟当初孔子他老人家整人的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可是朱熹没有想到,本来都已经把唐仲友拉进了大牢,几乎就要铁板钉钉了。却被人把唐仲友给救了出来,这一下可好,随时可能把自己的老命也给搭进去。

  赵汝愚摇了摇头,从桌子上拿起节笏:“今天你不用去上朝,这件事你自己看着办。我能说的就是,只要他们进了登闻鼓院,你,就死路一条。”

  说罢,赵汝愚转身出了房门,守候在门外的家仆顿时忙碌了起来,伺候着相国大人去上朝。只留下朱熹一个人在房间里咬牙切齿赵汝愚说得对,既然已经到了这份上,说什么也不能让他们进了登闻鼓院。

  登闻鼓院就在行宫门口,也正是因为如此,老百姓击鼓鸣冤,坐在金銮殿的官家才可能听得见。虽然官家曾经说过,只要是有冤情,无分大事小事,都可以来登闻鼓院击鼓鸣冤。然后把冤情向登闻鼓院陈诉,等官家看过状子之后,择日御审。但是,老百姓还是很老实的,没有人会傻到拿着鸡毛蒜皮的事儿去烦官家。

  这种事,也不是没有例外,曾经有人怀疑自己的家仆偷了自家的猪,告到衙门,后来不服判决,就把这偷猪的事儿告到了宋太宗的面前。宋太宗他老人家还真的亲自御审断案了。尤其可见,登闻鼓院这档事,比现在的信访局要靠谱多了。

  登闻鼓院的门口放着一面巨大的皮鼓,足足有一人手臂粗细的鼓槌,垂在皮鼓下方。这鼓槌约莫有半人长,重达十余斤。要是拿起来敲敲,声震四野,比军中的战鼓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守在登闻鼓院门口的官兵懒洋洋的打了个哈欠,他们在这儿就是纯站岗,听人说,自从赵构南渡以来,登闻鼓就放在这儿,从来没有人敲过。几十年来,守卫登闻鼓的官兵都不知道换了多少拨,这面鼓依然放置在这里。每天都有人来擦拭,掉了漆也有人来上色,从来不敢有耽误。

  登闻鼓院的对面是长长的官道,可以容纳四辆马车并排行驶,每天早上许多官员都要从这里上朝。当然,也有许多百姓从这里路过,只是没有功名的人就不敢踏足正路了。

  “稀奇。”一名守在登闻鼓院门口的官兵诧异的开口说道。

  他的搭

  请收藏:https://m.x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