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22章 掌院会议_重来199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李光南亲口说出自己要辞去首席科学家的时候,大家并没有任何的意外;显然,在之前的时候,相互间就已经通过气。

  秘密这东西,两个人知道,能够保守住;三个人知道,那就不叫秘密。

  韩松林:“李院士辞去首席科学家,现在我们星辰院就缺了一个首席,大家相互推举一个吧!”

  相互推举?

  推举谁?

  总是不能够说,推举自己的吧。

  这样子显得有些太那啥了,不要脸,脸皮厚?

  相互看了看,然后都眼观鼻,鼻关心,一副认真思考的模样。

  韩松林见此,也稍显的无奈,撑着头,偏着脑袋在每一个人脸上看过。

  首席之位空悬,对于星辰院的运转不会有任何的影响。

  “行吧,既然大家都没有要推举的人,我也尊重大家的意见,那么首席之位,就暂且空悬吧!接下来,我来说下,今年星辰院研究经费的问题。”

  “在去年,整个星海集团获取到了298亿的利润,其中两百亿的资金,可以作为今年星辰院的研究经费。今年重点的研发方向,将会是集成电路和半导体产业这块。”韩松林说着,目光看向张如京。

  在今年,星达科技就能够投入生产,作为芯片代工厂,又身处内陆,星达科技代工的芯片想要给运出,那么使用航空运输自然是最为好的方式。

  为此,星达科技已经在和航空公司那边谈这个问题。

  韩松林在此时,也意识到,好像自己掌控一家航空公司,是一件挺重要的事情。

  机械产品的话,使用航空运输,肯定不划算的。

  可电子产品,用航空运输就刚刚好。

  电子产品在价格上面比较贵,附加值高,而且还小件,最为重要的是,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快。

  产品生产出来之后,得要快速的送到客户手中。

  生产出来,在海上漂上一两个月之后在送到客户手中,黄花菜都凉了。

  张如京面对韩松林的目光,只是笑了笑。

  星达科技在国际上买不到什么先进的生产设备,一些设备只好买二手的。

  自研也是一种方式,现在星辰院已经在蓉城组建起来光刻机的研发团队。

  不少人,都是从国外归国的人。

  此时在光刻机领域,还属于岛国一家独大的情况。

  那么,星达科技有机会完成超越吗?

  还真的有。

  因为星达科技获得了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加盟,那就是林本建。

  在半导体的历史上面,华人在其中可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或者这么说吧,华人在现代科技发展当中,变得越发的重要起来。

  这一点,是很正常的事情。

  对于林本建的大名,韩松林自然有听说过,他提出的浸润式微影光刻机取代了现在岛国光刻机企业使用的干式微影光刻机。

  直接让岛国在全球的光刻机霸主地位衰落了。

  能够获得林本

  请收藏:https://m.x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