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二章 廷杖_宣德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眼皇帝手中的字迹,躬身领命后隐入屏风后消失不见。

  朱瞻基将写着字迹的纸张用火折子引燃,直到全部化为灰烬。

  很快前来上朝的官员们在宫人的引领下来到了乾清宫,平时临时召见大臣显得很空旷的乾清宫,一下子挤进这么多人,顿时显得拥挤不堪。

  朱瞻基看着宫中的文武大臣说道:“朕就长话短说,召集诸位爱卿前来是有一件事需要诸位爱卿参详一下,我大明该如何做?范安!将军情念给诸位爱卿听!”

  “是!”

  随着范安抑扬顿挫的声音在宫中响起,众文武才明白原来是鞑靼要来称臣纳贡。

  好事啊,这是我大明威加海内,文治武功才让四夷宾服,鞑靼俯首称臣就是最好的例子,这是文官的反应。

  怎么就俯首称臣了,老子以后找谁立军功去啊!鞑靼阿鲁台不讲武德!这是武臣的想法。

  等到这封军情在官员手中传了一遍之后,朱瞻基问道:“诸位怎么看?”

  新上任的礼部尚书胡潆第一个开口道:“陛下!此乃大喜,既然北蛮有意归附我天朝,我天朝当以宽广的胸怀接纳于彼,方显我大明仁义礼仪之邦本色。臣愿请命与鞑靼汗商讨归附事宜!”

  前任礼部尚书吕震因为奏对深得皇帝之心,被皇帝嘉奖一番,一高兴回家痛饮一番,结果喝得酩酊大醉,再也没有起来,礼部尚书喝酒喝死了成了最近一段时间官员们茶余饭后的笑柄。

  朱瞻基也是很无奈,本以为自己没有让吕震祭祀太庙,他也就没有与番僧饮酒的机会,就不会如历史那般喝酒喝死。

  没想到历史的惯性如此强大,到头来晚上一年吕震还是难逃醉死的命运,吕震虽然恃才傲物,与同僚关系不睦,但是却能得到三代帝王的荣宠,其才华毋庸置疑。

  就算得不到文官的认同,史官的春秋笔法之下,这个人成了阿谀奉承的小人,可是却不敢说他无才无能之辈,同时也无法黑他是贪腐之人,只能在道德方面抹黑于他。

  明史将他与贪官刘观合在同一列传中,成为小人之传。而比刘观更贪的杨荣却成了辅国名臣,可见史笔如刀。

  胡潆的话符合儒臣一贯思想,对外一定要展示仁义之心,不然也不会有‘江山之固在德不在险’这样的鬼话。如今有鞑靼归附,尽显天朝盛世之资。怎能不让这些文官欣喜若狂,这可是在他们执政之后才出现的盛况。

  一时间阿谀奉承之话,一股脑的向朱瞻基送了过来。朱瞻基知道国人的观念根本就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改变过来的,可是这些人的短视也是显而易见。

  “你们就没有人想过鞑靼为何要提出归附我大明,称臣纳贡。我们老祖宗有句话说得好‘礼下于人必有所求’,没有好处的事你们认为鞑靼阿鲁台会做吗?

  别忘了他可是与大明打生打死打了好多年的冤家对头,这种仇恨又岂是说放下就能放下的,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不顾两家如此深仇大恨,向我大明俯首称臣。”

  请收藏:https://m.x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