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二十七章 天使来了_大顺小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序,浩浩荡荡向洪州城最大的酒楼,滕王阁走去。

  于广道满脸笑容,和气地应着众人的恭维。他的目光时不时地在王云和岑国璋身上打转。

  看着他们师徒意气风发的样子,于广道想起那天恩师把自己约到春熏楼,在贵宾间谈得那席话。

  “沈柏霖案结案了,查出主谋是尚一阗。皇上给老尚一个面子,暗示他在处置完乐王等逆贼后,主动提出辞呈。”

  沈平安满是老人斑的脸,看不出任何的波动。

  于广道心里舒了一口气,可是恩师接下来的一句话,差点让他跳了起来。

  “皇上询问豫章藩司人选时,我举荐了你。”

  于广道强压着心头的不满,不解地问道:“恩师,这是为何?”

  “老尚辞阁后,户部马部堂、礼部郑部堂也会上书乞骸致仕。”

  沈平安的话像一串闷雷在于广道头上炸开,他声音微微颤抖地问道:“恩师,皇上这是要一鼓作气?”

  “是的,一鼓作气。”

  “那新的阁老何时御门公推?”

  按照从前朝沿袭下来的规矩,阁老出缺时,当在御门大朝会中三品以上京官们公推人选。

  “御门公推?我《大顺律》,或者太祖太宗皇帝定下的《大诰制》里,哪条规定阁老必须御门公推?”

  “恩师,这可是从前朝沿袭下来的旧例啊。”于广道心里更惊了。

  “旧例。当初前盛朝设立内阁,只是皇上的咨政秘书,受皇命入值阁房,参预机务,后来才日渐权重,成为宰辅。前朝泰昌皇帝年间,内阁人选纷争不休,于是干脆搞了御门公推。你数数,有内阁以来,有几位是真正御门公推的?先皇爱面子,处处讲仁治,几任内阁都是御门公推,大家都习以为常了。可是今上不见得非要这么学啊。”

  于广道好容易消化了让他心里掀起惊涛骇浪的消息,小心翼翼地问道:“恩师,那皇上属意谁?”

  “皇上跟我通了气,准备让洪中贯加太子少傅、中和殿大学士,领礼部尚书;覃北斗加太子少保、东阁大学士,领户部尚书。”

  覃北斗是预料之中的人选。这洪中贯,真的出人意料,异军突起啊!

  说完后,沈平安意味深长地看着于广道说道:“你屁股底下的位置,也有人惦记上了。所以我举荐你出任豫章藩台,先避一避再说。”

  于广道终于明白恩师的苦心,站起身来,弯腰长揖。

  沈平安坦然受他一礼,然后说道:“现在豫章明面上是皇上近臣新贵执掌,实际上想办实事,离不开王昱明师徒的支持。我举荐你去豫章,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让你与王门一脉,搞好关系。”

  于广道静静地听着恩师的教诲。

  “内阁我已然是孤家寡人,皇上拿我做招牌。再过一两年,他的近臣们历练得差不多了,可以补入中枢。我也到了七十岁。《礼记》有云,‘大夫七十而致仕’,也该乞骸归乡了。朝中士林中流砥柱,大致也就剩下王门一脉和南城学派。”

  “如果三年前,就算我再不喜南城学派,我也会让你跟他们拉近关系,保住我们一脉的传续。但是现在,还是王门一脉靠得住。”

  “还请恩师指点迷津?”

  “以前王门一脉出了名的只会做学问和实事,最不会做官,所以各个才华横溢,材优干济,偏偏仕途个个蹉跎。可是这一两年你看...”

  于广道被恩师点拨,心里细细一想,猛地一惊,然后小心地答道:“恩师,学生记住了,知道该如何做了。”

  “好好用心做。潮起潮落,这世上的事,谁说得清楚呢?只要保住有用之身,总有再次一飞冲天的机会。你现在是我们一脉的主心骨,一定要忍得耐得等得!”

  带着恩师的殷切交待,于广道来到了豫章。

  从富口县开始,他一直在默默地观察,所见所闻,验证了恩师的敏锐和老到。豫章核心地区,江州、洪州、吉春、抚昌等府县,王门一脉,确切的说,应该是王云和岑国璋的影响力,几乎无处不在。

  他心里也有了定计。chaptererror;

  请收藏:https://m.x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