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识匡山真面目(上)_大顺小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叫苏征文,奉国将军爵,前军都督府指挥佥事。

  据说他父亲是皇上的奶兄,潜邸时最信任的心腹。在皇上参加的唯一一次战事,平定河阴岭东交界的民乱时,为救皇上而死。

  皇上把他当义子抚养,登基后还赐下宗室爵位-奉国将军,以示格外恩宠。

  这七人在薛昆林的带领下,兴冲冲地走上来。

  见到了“地主”岑国璋,都客气地打着招呼。只是敏锐的他能感觉得出,这几人,除了覃徽凤、魏国显和李尉有几分真诚尊重外,其余的骨子里透着鄙视和不屑。

  尤其是那位苏征文,岑国璋隐隐地从他的神情里,察觉出几分深藏的嫉妒来。

  客套寒嘘几句,众人沿着山道向上走去。

  一路上,可以看到陡壁深壑,峭崖渊涧,瀑布众多,姿态各异。

  走了一个多时辰,来到第一个目的地,玉皇观。

  它是匡山第一道观,修在一座云舍雾集的奇峰上。前面灵谷秀丽,山林幽深。后面有一座硕大的瀑布,倾泄而下,悬如白练,浪花翻飞,水雾腾腾,曼绕如纱。

  站在下面,你觉得仿佛是从秦汉以来,无数文学大才的诗词歌赋,从天上飞落下来,每一滴水珠,都有一分典故。

  道观住持连忙出来迎接,请到风景最好的亭阁上,奉上高山云雾茶。

  众人分坐开,先是一起赞誉这匡山美景,不一会便三三两两各自分坐开。

  三明、四德两先生,拉着薛昆林、魏国显,聊起制艺来。

  三明先生道:“陈朝乾宁年间,丞相介甫公创立经义,以为取士之格,盛朝复仿之,更变其式,不惟陈义,并尚代言,体用排偶,谓之八比,自此制艺举业始立矣...”

  四德先生说:“三明先生此言大善,介甫公始立,西陂公传承,至盛朝初年官定成体....流至今日,遗泽士林啊。”

  薛昆林笑着接了一句,“制艺体裁始创,你们都说是介甫公。其实依在下拙见,其实是景朝后期的韩退之公,不信,只要把《原毁》读一遍即可。”

  众人抚掌道:“仑樵公所言极善,不愧是状元公。”

  啥玩意?薛师兄是状元?

  听得昏头昏脑的岑国璋猛地一惊。

  什么时候大顺朝的状元这么不值钱?自己身边就潜伏了一位。大半年了从来就没听老师和师兄们提起过,仿佛薛师兄这状元是捡来的,见不得人。

  或许在师门里,状元真不算什么,所以没人当回事。

  嘿,我的师门这么牛比!岑国璋觉得腰杆直硬了三分。

  接着这几人又继续谈起制艺,什么传承流派,什么云间派,信阳派,接着又从制艺说到闲雅。接着又说到本朝的文人雅士。

  挥翰临池,朝中陈天官独步天下;吉金乐石,武英殿大学士汪兵部是翘首;赋诗填词、文章尔雅,博翰、典林两公不分仲伯;博识强记、实

  请收藏:https://m.x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