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五章:朱棣的警觉_大明:开局被活埋,洪武求我称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生,我们还有别的办法嘛。”朱允炆冷声问道。

  他想阻止朱棣的成功,哪怕付上一些代交也在所不惜。

  黄子澄闻言摇头道:“此乃陛下亲自指派,不仅有数万大军,甚至大明水师也随同前往。均受燕王节制。”

  “可恶!”

  朱允炆不由抓紧拳头,牙关紧咬。和皇爷爷共用晚膳的好心情消失殆尽。

  “殿下莫要急躁,无论燕王殿下取得多大的功劳,都不会对殿下有任何威胁。”

  “只要殿下稳住,通过陛下的考校,待日后荣登大宝,也无须担忧燕王。”

  黄子澄低声说道。朱元璋对于藩王的看重,尤其是在胡惟庸案后就越发严重。

  今年更是将豫王朱桂,改封代王,建藩国于山西大同府。

  汉王朱楧改封肃王,建藩国于平凉府。

  卫王朱植改封为辽王,建藩于辽东广宁府。

  庆王朱栴,被封为庆王,建藩于宁夏。

  如此,边疆九大塞王确定,朱元璋也不断的将功劳往自己儿子身上放。

  但九大塞王掌控大量兵权,黄子澄早就察觉到了问题。

  陛下在,自然能压住,可若是哪天不在了,太孙殿下年龄尚幼,恐怕难以压制。

  这也是后来为什么朱允炆一继位,就开始迫不及待削藩的缘由。

  听到黄子澄的话,朱允炆只能按捺住心中不爽。

  毕竟现在的他,除了深得皇爷爷的喜爱外,一无所有。

  北平,燕王府。

  朱棣有些感慨,这少了姚广孝,还真有些不习惯。

  只是他也不知道,为什么父皇突然就把姚广孝召到京师去。

  “三宝,你说这京师,是不是发生了本王不知道一些变化。”朱棣眉头微皱,灵敏的军事嗅觉。

  让他认为父皇突然召姚广孝到京师去,肯定有一番变化,便向身边随身伺候的马和问道。

  马和,小名三宝,便是后世大名鼎鼎,七下西洋的郑和。后因功劳被朱棣赐封‘郑’姓。

  洪武二十三年,马和被燕王朱棣看中,选入燕王府服役。

  由于马和身材魁梧,聪明伶俐,很快就从多位太监中脱颖而出,成为朱棣的心腹。

  朱棣和父皇朱元璋不一样,他认为太监的依靠唯有自己,因此不仅挑选学识丰富的官员到府中授课,而且还让他们随意阅读府中的大量藏书。

  这些以马和为首的太监,在朱棣看来,是一股非常忠诚的属下。

  “殿下,必然是有人向陛下提起道衍大师,陛下这才会召大师入京。”马和说道。

  朱棣点点头,姚广孝虽然交友甚广,但却无法做官。要是能做官,也不至于跟着自己来这北平了。

  只是京师锦衣卫势力极强,短时间内朱棣根本得不到相关的情报。

  这时,有仆从匆忙进入道:“殿下,有京师谕旨驾临。”

  “什么?”

  朱棣有些懵,下午刚来了谕旨,怎么又来一道。

  这次朱棣倒是没想到自己身上,而是疑惑父皇那边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和马和对视一眼,朱棣也不敢耽搁,连忙出去。

  外面传旨太监安静的等待着,没有丝毫的不满。

  毕竟这是陛下的亲子,概念完全不同。而作为燕王的朱棣,也不存在见谕旨要跪拜,只需微微躬身,以示尊敬。

  传旨太监也不迟疑,打开圣旨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咱大明沿海,有倭寇聚集,特此敕封燕王朱棣为平倭大将军,统帅诸军,抗击倭寇。”

  “儿臣遵旨!”

  朱棣接过谕旨后,眉头皱起,他感觉到一丝非同寻常的气息。

  对于情报的空缺,还有先后突如其来两道谕旨,让朱棣心中产生了不安。

  请收藏:https://m.x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