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四章 银针炒制有讲究_直播巡湖:开局邂逅白鱀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石毅没有打扰曹敏的表演,将无人机收好,转为手机直播后,便往那栋小楼走去。

  一进大厅,发现活动区分了左右两块。指示牌左边写着“螺山银针”,右边写着“螺山毛尖”。

  “大家想看哪一种?左边扣1;右边扣0。”石毅小声地征询意见。

  然后弹幕里飞出了一大片[2],以及[2333]。

  石毅笑着摇摇头:“那我还是选1吧。毕竟螺山银针,名气大些。”

  走过回廊,推开大门,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宽敞的活动室内,已经挤满了人。

  自从2022年,华国茶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后,老百姓对茶工艺、茶文化的热情是与日俱增。

  好在主办方有交代过,石毅表明身份后,便在现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顺利地抢到了一个比较好的机位。

  场地正中,架着一口光滑锃亮的大铁锅,锅里是新鲜采摘的芽头。

  一个穿着白色练功服的中年制茶师,正在那里认真地炒茶。

  只见他两手轻轻捞起一捧芽头,由怀内向前推去,再上抛抖散,让茶芽沿锅下滑。

  如此反复,神情悠然,整个动作灵活而轻巧,看着就有股茶的韵味。

  石毅将手机连上耳机,小声地介绍:“我们现在看到的,是螺山银针制作的第一步,杀青。”

  “为了维持银针的茶型,不让芽头弯曲、茶毫脱落、茶色深暗,这一步动作一定要很轻。”

  石毅将手机镜头对准大铁锅,直接推了一个大特写。

  只见原本鲜嫩的芽头,逐渐萎软下来,绿色也略有消褪。

  伴随着一遍遍翻炒,一股清新而浓郁的茶叶香气扑鼻而来,沁人心脾。

  很快,制茶师便停下了杀青的动作。

  两个戴着隔热手套的助手上前,将茶叶轻轻倒入旁边的一个小蔑盘里。

  “刚刚的杀青,耗时约在四五分钟。”制茶师吐字清晰,声音洪亮,中气十足。

  “而接下来的这一步,叫做:摊凉。”说着,他将小蔑盘稳稳端起,轻轻颠簸了几下,“主要是为了散发热气,清除细末杂片。”

  或许是技艺高超,整个蔑盘上竟挑不出半点儿碎屑,他便将蔑盘往那一放:“放这里摊凉,等大约四五分钟,即可进行下一步……”

  说着,他将目光投向现场游客:“趁着还有时间,谁愿意来尝试一下,第一步,杀青吗?”

  突如其来的互动,让大家都有些没反应过来。而石毅已经率先举起了手。

  制茶师瞥了一眼他腰间的竹篓:“你还自己备了茶叶?行,就你吧。”

  将手机交给工作人员,拜托其代为直播,石毅带着自己的茶篓走上前去:“那就请您多多指教啦!”

  制茶师接过茶叶一看,面色诧异:“这位小伙子,你是不是走错方向了?毛尖在那边。”

  石毅不好意思地摆手:“您误会了。只是银针所

  请收藏:https://m.x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