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3章 前车之鉴_重生乡村文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末连本带利还上。”

  二大爷收起借条,“你办事我放心!”

  叔侄二人又说笑了几句,韩兆贵告辞而去,赶着去下一家借钱。

  有很多柯寨、丁屯这些外村的人,听说了韩兆贵要用钱的消息,都不等他上门,直接找到了韩兆贵家,主动借给他钱,为的就是吃他们给的利息。

  就这样几天的功夫,韩兆贵居然借到了115万元。

  借到最后,他自己都有些发蒙了,跟韩援朝两人看着这些钱面面相觑。

  这次,好像借的有点多了!

  上次借钱的时候不是这样啊?

  韩援朝一念及此,把目光投向了韩兆贵那辆桑塔纳,难道真是桑塔纳的作用。

  不管韩援朝心里是怎么想的,这钱总归是借来了,接下来他们得赶紧订车,这么些钱一年光是利息就得十多万,算上之前借的,一年要付出去的利息就要将近二十万。

  这么一想,两人顿时压力山大。

  得,别想了,赶紧买车招人吧。

  韩兆贵不光在村里借钱,还跟柯寨、丁屯的人借钱,这几天闹的周围人尽皆知。

  放在后世这事已经有集资倾向了,好在这年头政|府管的还不严格。

  不过当何平听说了这件事之后,还是授意村委会的人找韩兆贵、韩援朝两人谈了一次话。

  谈话的目的很简单,提醒他们大规模集资的危险性,督促他们保证资金的使用安全。

  韩兆贵两人的操作让何平想起了后世八十年代之江温州盛行过的“抬会”。

  “抬会”是之江省人对于民间借贷的一种称呼。

  在80年代初期,温州民间企业已经十分发达,在银行业放贷条件严苛的条件下,很多企业对金融的需求迫在眉睫。

  1984年9月,一家叫做“方兴钱庄”的地|下|钱|庄应运而生。

  它的创始人方培林翻寻中央文件发现了一句话:“鼓励农民集资兴办各种事业,尤其是兴办开发性事业……”

  正是这句话被方培林认定他可以钻这个法律空子。

  钱庄在9月29日开张,方培林在门上贴出一张比银行更为优惠也更为灵活的存贷表:长期存款月息%,三个月以上结算;临时存款月息1%,随时存取;贷出款项月息2%,视情况而定。

  他的钱庄开到第二天,当地的农业银行就上门查封,方培林只好把招牌摘下来。

  但钱庄的查封并没有阻止温州地下金融活动的繁衍,相反的,由于国内银行对于私人企业不得发放贷款的规定,他们的活动转到地下之后更加猖獗了。

  根据资料显示,1984年的温州,通过抬会这种方式进入地下金融市场的民间资本超过三亿元。到1986年,国内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企业对于资金渴求更加迫切,常规的信贷效益已经无法满足越来越大的借贷需求,有人开始玩起了高息融资的游戏

  请收藏:https://m.x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