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82章 新花样_从平凡的世界开始当农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稻粒和小虫子。因此,里边栖息的鹌鹑特别多。

  “就算惹出什么乱子,也和咱们没多大关系。村里对于知青们应该灵活运用,可以弄出点花样来。我在原西县看人家搞过铁姑娘突击队,咱们可以学,比如组成‘知识青年突击队’和‘铁姑娘突击队’。这样能够显示出咱们罐子村不同的风采。知青们有文化,多才多艺,去了工地不但可以干活,还可以给其他民工表演节目。”

  东山峁这一片山梁大多地势陡峭,平时很少有人会往上爬。也只有王满银这样的闲人,才会做如此无聊的事情。

  这老爷子的破锣嗓子很有辨识度,而且唱信天游特别好。一声声里,能让人从其中听出说不尽的悲凉婉转和酸楚。

  里边露出白生生的内瓤,嚼起来甜丝丝的,还真让他体验了一把小时候的感觉。

  等刨完土豆红薯,秋收就算正式结束了。

  听了这话,王满银立刻来主意:“连顺叔,谁说咱们人手不够,不是还有知青吗?”

  天高云淡,秋风呼啸。

  黄土高原有句话说的很在理,“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无法解忧愁。”

  王满银饲养的十多只野鸭子已经长到半斤重,现在已经脱离母鸡的怀抱,开始尝试着自己在空间里找食物了。

  这样它们可以随时啄食水中的鱼虾,倒是省了喂食的麻烦。

  至于火柴来源……哪个熊孩子小时候没玩过火?这些都是兜里常备之物。

  正想着,听到不远处有孩子们的声音。

  “不行的话,只能派几个婆姨过去干活了。”王富贵也发愁的回应。

  除了高粱杆,地里的玉米杆也是他们口中的甜食。

  吃高粱干也有风险,必须小心外边表皮,非常锋利,一步小心会划伤嘴巴。

  来到稻田边,大黄便低着脑袋嗅着。

  到年底,他们两口子肯定属于找款户。

  王满银家分了30斤,一只手轻松提回家。

  当然,它们现在也成了被捕食的对象。

  提起这事儿,王连顺很头疼。他原本打算秋收完多派些人当建筑工,给二队多挣些钱,即使把贷款还上的。

  按照往年的情况计算,二百多斤口粮,加上平时分到的羊肉、食用油等其他物资,大概需要补款二十多块。

  而且在王满银看来,信天游也只有在圪梁梁上,河滩滩边唱才有感觉。

  他们手中的并非普通高粱杆,而是村里种的甜杆高粱。这种高粱模样和普通的很像,但是茎秆成熟后喊水分多,而且吃起来甜丝丝的,跟南方甘蔗差不多。

  今天有空闲,正好带这家伙出去溜溜。

  “满银,按照那个白鸡屎的分配,二队需要出三十个民工。咱们还要种麦子,忙地里的活,没人手同样不行。另外之前想着派人去县城当建筑工,该咋办?”

  不过几个月时间,当初那些小蝌蚪已经长成小

  请收藏:https://m.x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