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927章 驾崩驭天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翻译过来就是,丧期生子,指的是在二十七个月内生孩子,产期在二十七个月内,和什么时候受孕无关。但是服内生子,如果官府没有发现,无人举报,犯事人自首的话,可以获得原谅。

  特别是皇家宗室,如果服内生子,甚至宗正寺都不会给上户口。

  那如果大丧期间已经怀孕了的女子怎么办,一般情况下会打胎,或者生下来后过继给别家。

  丧前怀的也是不行的,主要是在孝期内生就不行,不管什么时候怀。

  这一点,其实很不人性,但古人讲孝,尤其是对大唐来说,更重孝道,李世民就经常嚷着大唐以孝治国。

  缺什么就越要讲究什么,李世民因为自己是逼不得已发动政变弑兄杀弟软禁父亲,所以当皇帝后越发讲究这个孝字,试图以此来掩饰自己的过错。

  太上皇驾崩,李世民得守丧三年。

  不过皇帝守孝一般是以日易月,正常其实是二十七个月,所以皇帝只要带孝二十七天就行。

  可其它人却得严格遵守的。

  长乐公主就得为祖父守孝满一年,当然,这个一年其实是指九个月。

  九个月内,不得婚姻嫁娶,不得娱乐饮酒等等。

  “派人去跟秦琼说一下,定好的婚期取消。”

  “传旨秦琅,即刻召回京师长安。”

  “另诏令萧瑀、陈叔达、杨恭仁、宇文士及,并房玄龄、高士廉、长孙无忌、秦琅并为山陵使。”

  一共八位山陵使,都是前宰相及现宰相,萧陈杨宇文四位,更都是太上皇武德朝和贞观朝都任过宰相的,特意让这几位也进来,也是想表明孝心了。

  大明宫一下子就气氛紧张起来。

  大批御史围在了太上皇的寝殿里,时刻盯着太上皇,准备记录驾崩的时间,一众太上皇嫔妃们,有儿女的则被允许带着儿女们远远的看着。

  柴绍等年长的女婿们,则开始张罗后事。

  至于太上皇那一堆退位后生的年幼儿女们,好多都还没明白正在发生什么。

  二月里倒春寒,格外的冷。

  大明宫里更冷。

  李世民干脆缀朝。

  三天。

  太上皇愣是又熬了三天,每天都在那里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糊涂的时候经常喊着建成元吉的小名,说他们来接自己了。

  李世民呆不下去,总觉得毛骨悚然。

  三天后,二月十七,太上皇驾崩于大明宫长生殿中,走时还喊着建成元吉的名字,死后眼睛仍然大睁着。

  李世民赶到,为父亲合上眼,几次却都合不上。

  最后是皇太子承乾上前,为祖父合眼,才终于合上。

  殿中一众宰相大臣们都暗自松了口气。

  八位山陵使,除秦琅还没回,其它七位立即主持起国丧。

  向天下宣布国丧,太上皇于贞观九年二月十七日,因病驾崩于大明宫长生殿。

  政事堂宰相为李渊定庙号高祖,谥太武皇帝。

  李世民披麻戴孝,在灵前听完禀报后,沉吟良久。

  “谥神尧太武大圣大光孝皇帝!”

  李世民给父亲加了个九字尊谥。

  似乎唯有如此,才能表明自己对父亲的孝心。

  “诸太嫔妃们如何安置?”萧瑀问。

  李世民想了想,望向长孙无忌,长孙马上替他回答,有子嗣的太上皇妃嫔,皆随子女出宫居住,各赐府第。将来诸王分封就藩,则随同就国。

  若无子女者,则于长安西郊建崇圣寺,为高祖别庙,令所有有品级且没子嗣的嫔妃前往寺中出家,九嫔以上不用剃发出家,在寺中供养,而九嫔以下皆令剃发出家。

  而无品级的宫人中,有被太上皇临幸过的,送往献陵守陵,其余者皆释放出宫,各回本家。

  李渊称帝前生了五个儿子,称帝后又生了十七个,称帝前的五个儿子,只余下了李世民一人。

  称帝后的十七子,已夭折两个,还有十五个。

  最大的荆王元景十八岁,已经就藩之国,而最小的滕王李元婴才五岁,看着那一堆披麻戴孝的小老弟们,李世民眉头皱的更紧了,他自己总共也只生了十四个儿子,还夭折了三个,现在只有十一个儿子。

  这些跟自己儿子们一样大的弟弟们,比儿子还多了四个。

  请收藏:https://m.x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