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5章 座师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人家世都是很好的,来家以前是国公,大将军,上官仪家的家世其实比来家更好,上官仪父亲隋末时是江都宫副宫监,他祖父曾是北周和隋朝时的刺史。

  上官仪父亲和来恒兄弟父亲一样,都是在江都之变中遇害,因此在隋乱时,也是没落了,但毕竟也是高官子弟,不是普通的小地主豪强可比的。

  来家兄弟是得到了秦琼的帮助,而上官仪全靠杨恭仁。他这次被杨恭仁榜下捉婿,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上官仪父亲死后,他流落江南,为避祸只好在扬州剃度出家,研习佛典。上官仪毕竟官宦子弟,本身也是很有才气,所以就算当和尚,人家也当的很有名,杨恭仁罢相后,前往杨州出任大都督府长史,实际上的江淮地区一把手。

  杨恭仁在扬州认识了上官仪,杨恭仁是隋宗室观王之后,与上官家以前也是有些渊源旧识的,恰逢朝廷搞汰佛道政策,杨恭仁于是干脆劝上官仪还俗,并推荐他参加科举考试。

  秦琅记得历史上这三人,都曾做到了高宗、武后时的宰相,这次进士考试,秦琅确实很公正,没有半点循私,可三人还是能够杀出重围,名列一甲,这就是真本事。

  尤其上官仪,当了多年和尚,精通三论,是这方面的大拿,可人家解下袈裟,提笔考试,一样能夺得探花郎位置。

  这次科举考试,其实是有不少人来跟秦琅打招呼,想让他照顾下自家的子侄什么的,甚至有人直接想要个名次啥的,秦琅全都拒绝了。

  上官仪长的很帅,三人中年纪稍长,确实一表人才,难怪人家的孙女上官婉儿,历史上能翻云覆雨。

  “想好去哪没有?”秦琅笑问。

  做为本次进士科的一甲,又被宰相家榜下夺婿,所以他们三个如今的去留是极受关注的,早就有诸多衙门伸出了橄榄枝,想要拉他们过去了。

  来恒便道,“现在有几个地方让我们选,分别是秘书监、弘文馆以及翰林院,另外转运司等地方也有意向,学生等一时还没拿定主意,今次来拜访座师,也想请座师给个意见。”

  做为如今名满长安的三位俊才,那真是三省六部任他们挑选了。

  这些可选的职位里,秘书监、弘文馆和翰林院这三个衙门,虽然是比较清闲的衙门,实权不高,但是有个特点就是清贵,尤其是还有机会能够侍从君王,说白了这是一个能够展示他们才艺文笔的地方。

  耐住几年寂寞,将来仕途会更顺。

  毕竟直接在中枢呆几年,能够锻炼大局观,更别说有机会能够被帝王赏识,而破格重用。

  而三省六部转运司这样的衙门,则更偏务实一些。上来就做事,升迁可能快点。

  秦琅笑了笑,“你们都是名满天下的才俊,若从长远打算来说,其实你们现在去秘书监弘文馆或翰林院比

  请收藏:https://m.x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