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366章 父慈子孝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照顾圣人。”

  被拉着出了殿门,李贤好像才终于恢复过了神智,大口的吐着气,他终究还十分年轻,之前母亲虽得宠,舅家也势强,可他先前也仅是个皇子,甚至在长孙无忌被除后,皇帝也不再对他特别的恩宠,甚至有意的疏远。

  面对父亲,李贤心中始终有些畏惧。

  刚才就算皇帝是个瘫子,可也让他说不出话来。

  秦俊给秦家康眼神示意,让他们守好宫殿,然后扶着李贤离开。

  “殿下,不能再拖下去了。”

  ······

  离开西洲,送太子回到宣政殿。

  时局特殊,所以太子一直就住在宫中,连秦俊也是一直宿卫宫禁。

  派人去召来两府重臣等议事。

  一众宰执们闻讯都马上赶进宫来,还以为又出什么重大事情了。

  等人到齐,秦俊便再次带头劝进。

  李贤仍然推辞。

  匆匆赶来的许敬宗李义府等宰执们,哪个不是人精,闻弦歌而知雅意,知道这对表兄弟是在向大家传递一个重要的消息,太子已经决定即位了,只是按惯例还要走这么一下过场而已。

  于是乎,许敬宗等也纷纷劝进。

  李贤坐在那里提出,让翰林院草内制,册封秦氏为太子妃。

  “武安郡王秦俊,改拜检校中书令,加翰林院大学士兼知制诰,余如故。李义府迁左仆射,许敬宗为侍中。”太子做了个人事调整,然后离开,留下宰执们继续议事。

  秦琅、崔敦礼、来济、上官仪等一众大臣一时还来不及入朝,太子暂时调整一下三高官官。

  秦俊由检校侍中改检校中书令,却又还兼了个翰林院大学士,本来正常是兼馆殿阁大学士的,翰林院学士不是宰执加衔,他们是皇帝的御用笔杆,还负有起草内制这样的大权。

  旧制,翰林院设一位大学士,数位学士,并有直学士、待讲等若干,但只有大学士加学士承旨衔,负有起草内制之权。

  其它学士却不能草诏的,除非兼知制诰差事。

  可现在太子给秦琅检校翰林院大学士,并且不是学士承旨,而是兼知制诰,这个知制诰就是直接说明了差事,可以草拟内制,等于翰林院现在有两个可以草诏的大学士了。

  若是再考虑到中书省本就是决策机构,更是负责草诏发令的,先前皇帝从中书省分出翰林院,分掌内外诏制草拟之权,现在皇帝给秦俊一人兼中书令和翰林院大学士,这等于是秦俊这个宰相,身兼拟内外诏之权了。

  这个时候,这个安排,明显是方便太子颁发诏敕的。

  李安期已经卸任大学士之职,新的大学士崔敦礼还没入京,所以此时翰林院也不能没大学士草内制,秦俊兼翰林院大学士兼知制诰,便就可以草拟内制了。

  他现在第一个制诰任务,便是给妹妹秦氏草册封太子妃之诏。

  秦氏是秦俊的同父异母妹,其母是太平长公主。

  李贤跟太子妃秦柔嘉是表兄妹,属于亲上加亲的关系,柔嘉喊皇帝李胤舅父,但从父亲这边却要喊李胤为姑父。

  李贤与柔嘉成亲,确实属于亲上加亲的这种关系。

  其实当初这个事情,本来秦琅是不太愿意的。

  请收藏:https://m.x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