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7章 两条都是死路,一条长一点,一条短一_国姓窃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提到方巡抚的三个妹妹、表妹,便有些不快,隐隐然还有些醋意。

  毕竟这都是跟他们同一辈的人,丈夫话里话外都透出“富商出身不差钱,就想跟文坛领袖家族结亲”的不甘心,让她颇为不爽。

  她想了想,极力劝阻说:

  “女人有才有节义又怎么了?平平安安才是福!那方家上一辈姐儿三个都守寡,说不定就是方家女人都命硬克夫!管你什么书香门第也不能娶这种!咱家还缺贞节牌坊不成!”

  沈廷扬被这么一怼,也有些后怕,才暂时收了这个念头。

  此后数日,沈家大宴宾客,沈廷扬也是受到了同僚不少恭维。

  不少京官也重新递来了橄榄枝,塞了一堆自家女儿的生辰八字,沈廷扬都回了礼,但一律不给准信,先把八字留下慢慢合慢慢挑。

  十二月初一,例行的大朝会之后,内阁票拟流程也走完了,升官的文书也正式下发。

  沈廷扬也给儿子修了一封家书,准备过几日也让南下的家人捎去,里面也提到了给他议亲的事儿,并偷偷附上一些文字描述的资料,算是给儿子自己一点选择权。

  明朝正常的婚姻,当然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压根儿轮不到年轻人自己做主。

  沈树人这也是立功升迁太快,官位品级都快跟父亲差不多了,沈廷扬只好宠着他一点。给他个范围让他自己挑,但“入围候选人名单”还是要父母先把关。

  ……

  忙完这事儿后,时间也已是腊月,沈廷扬本以为能清闲一些。

  但是腊月初二这天,他又被心血来潮的崇祯召见了,还一并找了蒋德璟去奏对。

  沈廷扬心中嘀咕,到了地方才知道,原来是崇祯回去后仔细想了想,对他那天提到的“厘金改革”的事儿挺感兴趣,想详细聊聊。

  沈廷扬心中微微叫苦,知道儿子家书中跟他提过的这个政策,如今推行时机其实还不太成熟,会遭到很多阻力和反噬,但事到如今,也只有硬着头皮上了。

  那天他不过是为了投石问路、找借口求见探皇帝口风,才冒险提前提出来的,压根儿没指望能被皇帝通过。

  再次面君后,崇祯先简单问了几句“如果实施这项新政,能搞到多少钱”。

  沈廷扬也只有如实回答:“陛下,厘金这项措施,名义上只是给与流贼或鞑子接壤的州府的商旅,提供护航、盘查,才能征收的。

  如果贸然要作为一般性的商税征收,于祖宗之法无据,也会被天下士绅官僚抵制——我朝每年商税才多少,之所以无法增加,都是因为从商者多有士绅背景。

  而陛下之前加征三饷,主要是农民和贫苦之人承担,这些人在朝中没人为他们诉苦,所以三饷推行在官员层面阻力不大。

  陛下要估算厘金之法推行后,能收上来多少钱,臣只敢以长江流域水路航运商旅,以及

  请收藏:https://m.x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