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9章 收复大员-上_国姓窃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的利好。

  而对面的荷兰守军,相比之下却是此消彼长,反而弱了一些——倒不是荷兰人的兵力变少了,主要是防御工事比历史上的大员战役要差很多。

  在士兵人数上,荷兰军历史上在全岛南北两处主要要塞,加起来只有一千五百人的本国籍正规军,剩下都只是些当地土著汉奸投效的二流武装,以及全民皆兵的荷兰商人、水手。

  另外,历史上那场大员战役,后来荷兰人发现战局吃紧,还从后方的巴达维亚派来了一千多人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援军,总共也就那么多了。

  毕竟荷兰人是劳师远征跨越半个地球航海到大明家门口打仗,补给难度当然非常恐怖,能维持两三千人很不错了。

  而这一世,荷兰人的人数反而多了些,这还得拜时机所赐——荷兰人两年前才刚刚从西班牙人手上夺取岛屿北部的赤嵌城和淡水据点,他们要端掉西班牙人的堡垒,当然要囤积重兵攻城。

  攻下后这些部队也没第一时间撤走,毕竟西班牙人失利后,还有一小撮人突围逃散了,荷兰人还要在岛上维持治安、征服一些原本跟西班牙人合作的土著部落。也就暂时仍然在岛上维持了两三千人的常备军。

  郑成功一旦开打,说不定巴达维亚的东印度公司还能再组织两千人过来,如此全岛的敌人正规军总数,有可能达到五千人之多!

  当然巴达维亚到大员需要的时间是很久的,从筹措到等候季风,往返一趟花上好几个月也不奇怪,风向不顺错过季风可能得大半年。

  历史上郑成功是农历二月底出兵、四月份开打,荷兰人求援确实错过了季风,最后过了整整八个月援军才来。

  但现在明军改成了十月份开打,相差了半年,荷兰人如果需要求援,也不用专门等太久季风,这也算是一个不利因素,需要明军速战速决克服。

  总的来说,就是荷兰人兵力人数比历史同期更强,但防御工事、炮台堡垒这些设施,比历史同期弱一些,算是得人和而失地利。

  而且无论从阻止敌人援军、打时间差各个击破的角度来说,还是从大明朝廷的财政负担角度来说,抑或是从“冬季用兵能避免热带病”的角度说,明军都要速战。

  把原本打上将近一年的战役,缩短到四个月之内解决,难度还是非常大的。

  ……

  郑成功和张名振十月十二这天从厦门启航,经过四天的航行,便横渡海峡,先在澎湖略作休整,随后再次拔锚,经过两日便来到荷兰人在岛南的主要据点、赤嵌城外海海域。

  这个时代大明本土对大员岛展开军事行动,都是先从岛南下手,登陆成功后才会向岛北蔓延攻势。

  主要是因为当时澎湖在明军控制之下,确切地说就是在郑家控制之下,

  早在1622年,也就是天启二年之

  请收藏:https://m.x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