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1章 没有退路可言_国姓窃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岛和宁远城的关系。当初朱树人第一次亲自给辽西明军海路运粮,去宁远见吴三桂时,就是在觉华岛靠岸卸货,而给山海关军队运粮,则是一律通过碣石岛的码头。

  张名振这次来,主要目的当然不是给吴三桂运粮的。

  但为了更好的打开局面,在双方接洽的最初阶段,提醒对方回忆起这几年来双方的友好合作历史,所以张名振的海船队,还是分出了一小部分运力,从南方起航时,就象征性地多运了上万石的军粮。

  往年辽西明军需要从南方获取的军粮漕粮,至少是数十万石数量级的。这次就给一两万,从绝对数量来说当然是杯水车薪,但作为一个引子,提醒一下,却是非常好用。

  吴三桂手下负责军需后勤的张国柱,四年前第一次跟沈家船队接洽时,还只是一个守备,如今已经升到了参将,可见这几年辽西明军中各级将领升迁还是比较快的,

  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印证出、洪承畴送掉了多少宿将老兵在松锦战役。正是崇祯十五年那场白给了十几万主力的大战,让明军在辽西的将领巨额出缺,侥幸活下来的都能快速填补上去,

  从崇祯十五年到十七年,基层将领好多都是一年升一级,只要能苟住性命。

  看到张名振在如此国难危急之秋,还给辽西友军运军粮,哪怕这波只有不到两万石,还是把张国柱等将领感动得不要不要的。

  “国姓爷真是信人呐,义薄云天,仗义疏财。京城都沦陷了,户部早就不发粮饷了,竟还有人在户部被隔绝的时候,自发按照往年常例送军粮来……”

  张国柱一边签收,一边眼泪哗哗的,实在是被朱树人的义薄云天感动到了。

  这种感动,很快也蔓延了吴三桂全军,包括吴三桂本人也是颇为动容的。当天中午,吴三桂就亲自接见了张名振和郑成功,虚心跟他们探讨后续安排、出路何去何从。

  当然,这种事情,不仅有吴三桂参与,也还有辽蓟总督王永吉、辽东巡抚黎玉田,外加跟吴三桂一样同为总兵的李辅明。

  后世之人,读史不细,多以为吴三桂在山海关的末期,已是名正言顺的土皇帝,上面没人能节制,

  但实际上,直到大明朝的最后时刻,甚至直到崇祯死后,大明在辽地的以文制武基本国策、祖宗之法,明面上都还是保留得不错的。

  只能说,洪承畴一年半前那场白给、前任辽东巡抚邱民仰死后,新来的王永吉和黎玉田根基不稳,实权不多,无法事实上彻底控制住吴三桂。但论官职大小、地位尊卑,王永吉和黎玉田始终是在吴三桂之上的。

  哪怕是去年李自成进入北直隶之前、鞑子最后一次尝试扣关,朝廷依然能让黎玉田指挥吴三桂出战。

  而吴三桂对于守住辽地这一本职工作,一直也是兢兢业业的

  请收藏:https://m.x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