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5章 海运虽有千般好,可惜不适合一路收_国姓窃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海上救援撤回,也好为朝廷多保住几个辽东精锐敢战之士——

  这些士卒都是能为洪督师死守绝援孤城半年以上的,那都是大明最忠勇的义士,白白死在鞑子之手太可惜了。

  只是这事儿,毕竟不在家父职权之内,家父只有为辽东官军运粮的权力,不能参战。所以,怕是需要阁老回京后,帮忙运作。

  我沈家不用朝廷拨款拨粮给人马,只要一个‘护漕’的名分即可,让家父麾下的护漕家丁能便宜行事。

  而如果能有所收获,对阁老您而言,也是一项不容小觑的政绩。洪承畴的烂摊子,是他自己惹下的,当时阁老还未复职,您上任之后,却帮着解决了一部分烂摊子,陛下必然会对您愈发信任。”

  周延儒皱着的眉头,这才放松下来。

  确实,这纯粹是一本万利的好事儿。反正本来如果什么都不做,洪承畴那点人就当是纯亏了。沈家肯自掏腰包,救出一个是一个。

  自己刚被崇祯重新启用,也确实需要新官上任三把火、在方方面面建立一点成绩,好稳住地位。而挽回一些对鞑战场的军事损失,也算是很重要的政绩了。

  周延儒只是还有点不敢相信,不由深入追问:“那伱们沈家具体要些什么?你们肯下那么大本钱?”

  沈树人听他问到具体细节,就知道这事儿有戏,十成至少准了八成了。

  他连忙说:“比如,给我沈家一些亲信加上诸如水师副将、参将的武衔,掌管海运护航,我沈家才好名正言顺,将一部分家丁、水手改为朝廷漕兵。最后,就是此事的授权,当灵活变通一些,急切不得。

  毕竟战局瞬息万变,若是提前做好了预谋,陛下也有了期待、非要救出上述三城守军中的任何一处的话,我们难免反而被束缚住了手脚。一旦情报泄露,更是容易被鞑子所乘,反受其害。

  不是下官信不过朝廷中的衮衮诸公,而是我大明内部,如今实在是有太多贪婪卖国之辈。而建奴自奴儿哈赤起,至今日黄台吉,京中各部,怕是都有收了鞑子金银、向鞑子出卖情报的。

  陛下那些对辽东的决策,只要知道的人多了,最后没有不泄密的。此事要成,就必须不给我沈家压任何任务,从头到尾别让陛下知道,任由我们见机行事,没机会就放弃。事成之后,再上报未迟。”

  周延儒听到最后,也是颇感羞耻,狠狠揪了两把胡子。

  这大明朝廷的情报保密之垃圾,他也是知道的,鞑子的内奸每次都能刺探到,还经常能对大明用反间计。

  沈家要自作主张,便宜行事,自己确实没有理由去反驳。

  至于沈家自己想赢得什么好处,周延儒暂时没彻底想明白。不过大致推演,他也能猜到沈家可能是想收拢一些败兵、缴获,趁着为国为民的机会,顺带也稍稍增强一

  请收藏:https://m.x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