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二十三章 梦入罗浮欲断魂_平凡的明穿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乐而忘返。则必有入东关头身为乞丐的那一日,不动声色的警告徐达李善长等开国功臣,心怀异志或胡作非为的下场。

  也或许还有警告往后的帝王,在饱览秦淮风光的时候。多想想不思进取,败坏祖宗基业后的凄惨落魄。

  每每徐灏想到此,都不觉凄然浩叹。多情惟有秦淮月,不照兴亡照美人,最终明王朝不就是随着这六朝金粉地的衰亡,彻底烟消云散。

  同船的是酒状元曾啓,看着风景没喝酒似乎已经醉了,船头只有他二人,面对一见如故的好友,讲起了心里话。

  “自我十三岁时,家父雅公在任上一病不起。想家父本来不是多年老教,乃是洪武九年的举人,洪武十四年的两榜进士,观政后拟定的知县,吏部议叙的河南县令。

  正当家父即将赴任,不意伯父文勤公升了河南巡抚,那县城正是他属下,在别人看来不过是照例回避罢了。但我伯父的为人,外宽内刻,也恰值洪武十五年空印案爆发,自户部尚书至各地衙门的主印者尽皆处死,牵连出来的官员不计其数。

  故此我伯父不但存了一个越人肥瘠,漠不关心的心态,且生恐家父做了县官有了亏空,会累及到他,于是想出来破坏的法子。唉!”

  随着曾啓一声轻叹,徐灏说道:“大抵是以官场朝不保夕等吓人事来吓唬雅公吧?以前我也埋怨过高皇帝处罚太过,牵连太广,但看看眼下的官场,也算是明白了陛下当时的愤慨。”

  曾啓苦笑道:“如果那样就好了,家父最是固执不过,为了圣上和百姓,必不惜肝脑涂地,死而后已,即使被冤枉也绝不会口出半句怨言。我伯父就深知家父的性情,故意说道:‘大凡做地方官的,第一要有一副假慈悲的面貌;第二要有侩子手的心肠;第三还要有一肚子做妓女的米汤。你如今自问这三种里头,有哪一样?所学非所用,岂不是白白跑去自找苦吃?总之你不听我改了知县,哪怕你飞到天上,我也有办法叫人参掉你不可!’

  就这么连劝带吓,家父就改了别处的教谕,在任上多年,不曾革过一名秀才,报过一个劣生。家父病故后,灵柩回籍的那日,士林中人不约而同的白衣送葬,再加其时巡抚是家父乡榜同年,县里仰承首府的意旨,加派了许多得力人手,总算家父可以含笑九泉了。”

  徐灏对此不置可否,失去父亲诚然是世上最大的憾事,但实在无法认同老好人的做派,这也是很多文人津津乐道的善举,学生犯错了不秉公执法,继续包庇自以为宽厚,长此以往怎么得了?官官相护就是这么来的。

  当然逝者为大,他什么也没说。曾啓又回忆道:“那时我伯父也在任上积劳病故,几位哥哥虽蒙圣恩隆厚,分别荫了郎中百户,只是各人一天到晚醉

  请收藏:https://m.x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